2025年4月20日是第九个“世界痛风日”,又称“全民关注痛风日”今年的主题是“走出误区,回归科学”之所以选择在4月20日,是因为有其特殊含义,“420”是诊断高尿酸血症的临界值,而高尿酸就是痛风的罪魁祸首。一般男性血尿酸值≤ 420 umol/L(女性≤ 360 umol/L),当血尿酸值高于 420 umol/L时,需要警惕“高尿酸血症”!痛风日的设立就是希望能让所有人关注痛风,那我们就在痛风日来临之际说说关于痛风的这些事。

那么,什么是痛风呢?
痛风是由于身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种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尿酸与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都存在关联。
痛风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其临床特征为血清尿酸升高、反复发作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及关节畸形、尿酸性肾结石、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及血管性肾脏病变等。典型表现为“痛风石”,受累关节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出现关节疼痛、红肿、变形。
哪些因素与痛风的发生有关呢?
1.过量饮酒;2.饮食不当(过量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3.影响肾脏尿酸排泄的药物;4.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5受凉感冒;6.疲劳过度等。
痛风患者在膳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1.痛风人群应坚持食物多样、营养均衡的膳食理念。每天保证摄入谷薯类、蔬菜和水果、畜禽肉蛋奶、大豆和坚果;
2.每天多食新鲜蔬菜,推荐每天摄入至少500g(深色蔬菜占比一半以上);
3.痛风人群应坚持低嘌呤膳食,严格控制膳食中的嘌呤含量;限制果糖含量较高的加工食品,不饮酒或限制饮酒;痛风者应少食生冷食品。
4.鼓励每天摄入300ml以上或相当量的奶及奶制品;
5.在心、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应当足量、规律性饮水,建议每天2000-3000ml。
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推荐食物

其他特色疗法
1.针刺:
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常用穴位:阿是穴、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太冲、曲池、合谷、内庭、行间等;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常用穴位: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
2.刺络放血:
治疗急性发作期患者关节红肿热痛效果较好。常用穴位:阿是穴、太冲、行间、内庭、陷谷、三阴交等。
3.火针点刺:
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常用穴位:阿是穴是主穴;累计踝关节可加悬钟、昆仑、太溪;跖趾关节肿痛者可加大都、行间。
4.耳穴疗法:
可减轻疼痛。常用耳穴:内分泌、脾、肾、枕、输尿管、膀胱、内生殖器等对应穴。常使用王不留行籽贴敷对应耳穴。
5.中药外敷:
常用药物:金黄膏、四黄散、双柏膏。
6.中药熏洗:
常用药物:清热通弊汤、四妙散等适用于痛风偏湿热者;痛风性关节炎足浴散剂适用于痛风偏寒湿郁热者。
走出误区 回归科学
误区一:痛风=关节痛,不疼就不用治
痛风是全身性代谢疾病,高尿酸血症是“沉默的帮凶”。即使关节不痛,尿酸长期超标也会: 悄悄腐蚀肾脏:形成尿酸性肾结石,损伤肾功能,严重时需透析。 破坏血管内皮:增加心梗、脑梗风险,研究显示高尿酸患者冠心病风险升高60%。 诱发糖尿病:尿酸干扰胰岛功能,加重代谢紊乱。
科学建议:
· 所有痛风患者均应定期监测血尿酸(目标值<360μmol/L,有痛风石者<300μmol/L)。
·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540μmol/L)需启动降尿酸治疗,保护靶器官。
误区二:严格忌口就能治好痛风,不用吃药
饮食控制仅能降低血尿酸约60-90μmol/L,对中重度高尿酸血症杯水车薪! 动物内脏、酒精、含糖饮料等高嘌呤食物要严格限制,但单纯忌口无法解决: 尿酸生成过多:与遗传、肥胖相关。 尿酸排泄障碍:占痛风患者90%,与肾脏功能异常有关。
科学建议:
· 药物治疗是核心:根据分型选择抑制尿酸生成(如非布司他)或促进排泄(如苯溴马隆)药物,需长期规范用药。
·饮食控制是基础:推荐低嘌呤饮食,但不必极端吃素(营养不良反加重代谢紊乱)。
误区三:止痛药=降尿酸药,不痛就停药
痛风治疗分两阶段,混淆用药可能适得其反! 急性期: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快速消炎止痛,但这类药物不降尿酸。 缓解期:需持续服用降尿酸药物,将血尿酸控制在目标值以下,否则痛风会反复发作,形成慢性痛风石。
科学建议:
· 降尿酸初期可能诱发痛风发作,这是正常现象,及时就医,切勿擅自停药!
· 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
误区四:痛风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 。近年痛风年轻化趋势显著!
诱因:熬夜、奶茶/酒精饮料当水喝、肥胖、缺乏运动、压力大。 危害:年轻人代谢恢复能力强,但若忽视治疗,关节破坏和器官损伤进展更快。
科学建议:
· 20岁以上人群每年体检应包含血尿酸检测。
· 年轻人发现尿酸超标,即使无症状也需积极干预生活方式,必要时启动药物治疗。
误区五:迷信偏方,拒绝规范治疗
“喝苏打水降尿酸”“芹菜汁治痛风”等偏方广为流传,但:苏打水仅能短暂碱化尿液,过量饮用可能导致胃胀、电解质紊乱。
植物性“降酸茶”:成分不明,部分含利尿剂,长期服用损伤肾脏。
科学建议:
· 勿信“快速根治”。谎言:痛风是慢性病,需终身管理,但科学治疗可有效控制。
科学管理痛风
限酒(尤其啤酒、白酒)、戒糖(含糖饮料、果汁)、减少红肉/海鲜,多吃低脂乳制品、蔬菜。
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快走、游泳),减轻体重但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升高尿酸)。
每3个月复查血尿酸、肝肾功能,记录饮食和发作情况。遵医嘱长期规律服药,不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痛风不是“不治之症”,打破误区、科学应对,才能避免“痛起来要命,不痛疏忽”的恶性循环。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行动战胜疾病!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卫生所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