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医疗卫生 > 正文

严防输入再传播 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发布日期:2025-04-25   浏览:

         2025年4月25日是世界防疟疾日。2025年4月26日是第18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2021年,我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但近年来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时有出现,局部地区传播风险持续存在。为切实筑牢防线,有效防范输入性疟疾再次传播,全方位提升公众及专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持续巩固消除疟疾的辉煌战果,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疟疾宣传核心信息

1.警惕疟疾感染风险:到疟疾高流行区旅行,须注意疟疾感染风险。

2.症状识别要牢记:周期性发冷、高热、出汗是典型症状,误诊拖延危及生命。

3.疟疾可防可治:境外旅行先咨询,归国发热速就医,早诊早治是关键。

4.跨境务工要防护:出国务工前培训,归国后健康监测,企业落实防疟责任。

5.户外防护三要点:长袖衣物防叮咬,蚊帐隔离+驱蚊药物双防护,清除积水灭蚊虫。

6.主动申报旅行史:就医时主动说明境外旅居史,避免漏诊误诊。

7.科学治疗防重症:确诊疟疾后全程规范用药,严格遵循医嘱治疗,杜绝自行停药,防止复发和耐药性产生。

8.疟疾患者不献血:近1年内有疟疾流行病区旅居史或疟疾病愈未满3年者禁止献血。

9.联防联控筑屏障:海关、医疗、疾控等协同监测,跨境信息共享阻疫情。

10.巩固成果靠全民:人人知晓疟疾危害,共筑健康防线,巩固消除成果不松懈。

什么是疟疾?

IMG_275

                                                                                                   认识疟疾

       疟疾,这一古老的疾病,由疟原虫引起,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其症状包括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出汗,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尽管全球在抗击疟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疟疾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努力。

中国在抗击疟疾中取得瞩目成就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抗击疟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20世纪40年代每年约有3000万疟疾病例,到2021年成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第一个获得无疟疾认证的国家,中国历经70余年的不懈努力,成功消除了疟疾,结束了疟疾在我国肆虐数千年的历史。世界卫生组织曾称赞这是“一项显著的成就”。这一成就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青蒿素与屠呦呦

 

IMG_289IMG_290

中医药智慧

  在抗击疟疾这场持久战中,古老的中医药智慧跨越了时间的长河,闪现出耀眼的光辉。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小组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受到了启发,成功提取出青蒿素这一治疗疟疾的神奇药物。青蒿素,作为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珍贵礼物,为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为全球抗击疟疾提供了新的有效武器。屠呦呦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的贡献不仅彰显了中医药的魅力,也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疟疾离我们并不远

 

IMG_297

预防疟疾任重道远

尽管我国已经实现了消除疟疾的目标,但疟疾离我们并不遥远。当前全球疟疾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随着我国外出务工、经商、旅游以及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人员日益增多,我国每年仍有大量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危重症及死亡病例时有发生,再传播风险持续存在这提醒我们,预防疟疾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预防疟疾怎么做

IMG_303

生活预防

IMG_304IMG_305

做好预防

1、加强个人防护

避免在蚊虫活动的高峰时段到户外活动,特别是在黄昏和黎明时分。穿着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降低被蚊虫叮咬的风险。使用驱蚊剂、蚊香、蚊帐等防蚊措施,有效驱赶蚊虫。

2、注意环境卫生

清除居住环境周围的积水,防止蚊虫滋生。定期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清洁。维修好房屋门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

3、提高健康意识

了解疟疾的症状和传播方式,增强对疟疾的防范意识。旅行到疟疾流行地区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服用预防性药物等。

4、重视疟疾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一旦出现疑似疟疾的症状,如发热、头痛、寒战等,应立即就医检查。及时告知医生旅行史和居住史,以便医生准确诊断。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卫生所

2025.04.25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走出误区 回归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