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流感又双叒叕来“打卡”了!每年的冬春交替时节,流感总是如约而至,尤其今年春节假期,人员流动频繁,病毒传播风险更是直线飙升。大人小孩都难逃“中招”,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流感“拿下”。
疫情之后,大家的免疫力仿佛都“掉线”了,医院里人满为患,稍有不慎就可能加入“排队大军”。所以,咱们必须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把流感拒之门外。
一、脾胃是“防火墙”,养好它才能抗病毒
中医有句老话:“脾胃好,百病少。”要想身体健健康康,关键得从脾胃入手。
日常饮食要遵循“四不过”原则:别吃太饱,七八分饱最适宜;别吃太寒,少吃生冷食物;别吃太热,避免烫伤肠胃;别饿过头,按时吃饭。这脾胃一好,身体的“正气”就足了,病毒自然难以入侵。

二、肠道通畅,呼吸道才“舒畅”
肺与大肠在中医里是“亲戚”,大肠通畅,肺部才能“呼吸顺畅”。要是便秘了,呼吸道疾病就容易“找上门”。要是有便秘的困扰,不妨试试这些小妙招: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像芹菜、香蕉这类;每天定时蹲厕,养成排便习惯;还可以适当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

三、预防先行,小茶饮也能“大显身手”
日常预防可不能马虎,紫苏叶泡水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每次取1克紫苏叶,泡水代茶饮,要是嗓子不舒服,再加1克薄荷叶,清新又提神。紫苏叶和薄荷叶,干品鲜品都行,药店、菜市场都能买到。每天喝上一杯,给身体筑起一道“防护墙”。
四、感冒初期,泡澡也能“赶跑”病毒
孩子要是出现流鼻涕、食欲不佳这些感冒“信号”,别慌,试试这个泡澡方。准备一大块生姜,先煮半小时,关火前加一把紫苏叶,再煮五分钟。用煮好的药汁兑水给孩子泡澡,微微出汗就行。不过,这个方法只适合感冒初期,要是已经发烧、咳嗽厉害了,就得赶紧就医。
五、家中常备药,对症下药才有效
面对流感,家中常备一些药物可以在症状初起时及时应对,但一定要对症下药。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的症状,可以考虑服用小柴胡颗粒,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服用。如果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藿香正气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不适合酒精过敏的人群。对于儿童和孕妇,用药需要更加谨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六、食疗也能“打辅助”
食疗在流感初期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根据不同的症状,可以选择合适的食材:
发烧初期
葱白姜汤:准备几根葱白和几片生姜,加水煮沸后,加入适量红糖,趁热喝下。葱白和生姜都有发汗解表的作用,红糖可以补充能量,帮助身体发汗退烧。
柠檬蜂蜜水:将新鲜柠檬切片,加入温水,再加入适量蜂蜜。柠檬富含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蜂蜜有润肺止咳的作用,适合发烧初期伴有咳嗽的情况。
咳嗽不止
川贝炖雪梨:将川贝母打粉,放入雪梨内部,加入适量冰糖,隔水蒸熟后食用。川贝母有清热化痰的作用,雪梨可以润肺止咳,适合干咳无痰或少痰的情况。
冰糖炖雪梨:将雪梨去核,加入适量冰糖,隔水蒸熟后食用。雪梨和冰糖都有润肺止咳的作用,适合咳嗽伴有喉咙干痒的情况。
流鼻涕、打喷嚏
姜汤红糖水:将生姜切片,加水煮沸后,加入适量红糖。生姜可以发汗解表,红糖可以补充能量,适合风寒感冒引起的流鼻涕、打喷嚏。
薄荷菊花茶:将薄荷叶和菊花各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薄荷和菊花都有清热解表的作用,适合风热感冒引起的流鼻涕、打喷嚏。

不过,大家也别盲目跟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这些方法效果也会有差异。要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病情加重,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别耽误了治疗。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卫生所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