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职院思政部教研室
工作简报
2023年第16期
思政部办公室 2023年9月6日 撰稿人:李挺侹 审核人:冀鹏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情况和改革创新效果,切实加强和推进我院思政课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9月6日,副院长王丽明、护理系党总支书记卓刚、护理系副主任李菊,思政部樊文胜、王日明以及部分思政课教师等深入教学一线与学生共听思政课。

9月6日上午,副院长王丽明一行进入高护2214班,与同学们坐在一起,共同聆听了思政部张娜老师主讲的“强国有我 青春有为”的“开学第一课”。各位老师认真聆听授课,边听边记,细心观察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课后,王丽明与授课老师进行了亲切交谈,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给予了充分肯定。

评课环节王院长强调,思政部要结合工作实际,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引领、生命健康安全教育、诚信教育、就业指导等,统筹安排“强国有我,青春有为”为内容的“开学第一课”,为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学期各项学生工作,创建平安、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奠定良好基础。他指出,学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抓好思政课这一主阵地、主渠道和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为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同时要结合形势,让思政课更“接地气”。一是思政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学科教师的思政素质要双提升。思政教师是专门教思政课的老师,专业素质必须提升,思政教育也是所有教师应有的责任。因此,所有教师的思政素质也要提升。二是思政教师的使命感与学科理论素养要双提升。教师必须提升学科理论素养,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思政课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思政教师需要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三是思政教师的人格修养与施教能力要双提升。教师的人格修养和课堂教学应该呼应起来,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交流融合,协同育人。多方互促互进,从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知识学习、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社会实践、使命担当等方面帮助其健康成长,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树立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