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讲述我的育人故事——任婧:立德树人 以心传道

时间:2025-06-18浏览:

立德树人 以心传道

大家好,我是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汽修教研室教师任婧,很荣幸,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育人故事。我的职业经历其实非常简单,前半段读书学习,学习知识技术;后半段教学学习,学习教书育人。从学校毕业又再次进入校园。我的职业目标也很明确,就是当一名好老师。

新能源汽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应用学科,融合了机械工程、电子电气、智能科技等多个领域。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行业,由于专业跨度大,汽车技术更新换代也很快,我必须不断的提升自我,来适应专业课教学的需求。多年来,我先后参与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新能源及智能网联等多个专业十多门核心课程课程标准的制定及授课工作。为了保证授课质量,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充电和专业精进。周末利用碎片时间完成网络培训课程,寒暑假多次参加国培项目及进行企业实践,力争把最新的前沿技术、企业鲜活的实践案例带回课堂。努力终会结果,耕耘必有回报。我带领学生获得了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山西赛区银奖。基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岗位能力标准,整合日常教学中的典型案例,系统重构"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内容。以此为基础,主持申报了省级职教金课《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荣获学院优秀“双师型”教师称号等多项荣誉。

竞赛搭台,教学唱戏,练就育人真本领。将教学竞赛作为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坚持参加教学能力大和专业技能大赛,形成"教-学-改-研"的良性循环:在备赛中优化教学设计,在竞技中检验学习成效,在反思中改进教学方法,在研讨中深化教育认知,最终培养集理论讲解、实践示范、课堂引导于一体的复合型教学能力。为了准备比赛,我见过万籁寂静的校园,熬过车间的酷暑高温,与同事一起对比赛内容精雕细琢,反复练习。荣获了山西省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两次,汽车营销专业省级三等奖一次。将比赛要求与学生学习需求相结合,学生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提升了专业技能,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更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为汽车行业未来从业者的职业自豪感,大幅度的提高了1+x证书的通过率,还有不少学生提前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坚守课堂内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使命,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在讲到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的时候,讲能源危机的大背景,让学生思考国家为什么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产业来发展,引导他们意识到这不仅是产业选择,更是一个大国在时代十字路口的战略远见;在讲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时,通过新闻、短视频等素材展现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努力,让同学们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好好学习专业技能,以后为国家的战略发展贡献力量。打造了“植入悦迪标准,校企合作共赢”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将企业标准融入日常课程教学,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同时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实践课程进行融合,将思政渗透融入教学环节,注重党史教育、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的渗透,全方位开展对学生的育人工作。学生的个人品德和爱国热情有了较大提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发挥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功能。

每当走进教室,看到学生们青春洋溢的脸庞,求知若渴的眼神,便深切感受到这份职业带来的永恒生命力。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共同构筑着知识的长城:在实训车间里打磨技能的精湛,在案例研讨中碰撞思维的火花,在产教融合中培育工匠精神。虽然作为老师,生理年龄在不断变老,但心理年龄受学生感染却可以永葆青春。我愿继续写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故事,为学院“双一流”建设贡献微薄力量。